2024年12月26日,国际能源署(IEA)发布了年度报告《能源效率2024》(Energy Efficiency 2024),全面分析了全球能源效率的最新趋势、挑战与未来方向。报告指出,尽管全球能源效率提升取得了一定进展,但距离实现COP28设定的“到2030年将全球能效提升速度翻倍”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。报告呼吁各国加快政策实施,推动技术创新,以实现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目标。
报告显示,2024年全球能源强度(单位GDP的能源消耗)仅改善了约1%,与2023年持平,远低于2010-2019年的平均水平。尽管部分国家在能源危机后加速了能效提升,但整体进展仍然缓慢。报告特别指出,发达国家能效改善速度放缓,而许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则保持了稳定或略有提升。
报告探讨了热泵技术在建筑能效中的作用,特别是在隔热性能较差的建筑中的效果。研究表明,尽管热泵在隔热不良的环境中效率可能降低,但通过优化设计和安装,仍能显著减少能源消耗。
随着全球极端高温事件的增加,空调使用量激增,导致电力需求峰值屡创新高。报告强调,推广高效冷却技术(如高效空调)是缓解这一问题的关键。数据显示,高效空调的能效可比普通空调提高一倍,同时显著降低电力消耗。
报告指出,到2030年,全球能效投资需大幅增加,以实现COP28目标。2024年,全球能效投资预计为6600亿美元,与2022年持平。报告呼吁各国政府加大对建筑、交通和工业领域的能效投资,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。
报告揭示了低效设备出口对发展中国家能效进展的负面影响。许多发达国家将不符合本国能效标准的设备出口到监管较弱的国家,这不仅阻碍了全球能效提升,还加剧了能源浪费。报告建议加强国际合作,制定统一的能效标准,以遏制这一现象。
报告强调,政策实施是加速能效提升的关键。2024年,全球70%以上的能源需求国家实施了新的能效政策,例如中国更新了电器能效标准,欧盟提出了2050年实现零排放建筑的目标。然而,报告指出,全球仍有近一半的新建建筑未覆盖能效标准,工业电机中仅60%符合最低能效要求。为实现COP28目标,各国需进一步加快政策落地,特别是在建筑改造、电器能效提升和工业电气化等领域。
报告认为,实现全球能效目标的技术和政策工具已经具备,但需要加快实施。国际能源署推出了新的“能源效率进展追踪器”,为各国提供实时数据和政策建议,以支持全球能效目标的实现。报告还呼吁加强国际合作,特别是在标准协调和技术共享方面,以推动全球能效提升。